1018-07

@法蘭克福書展。我等這小娃兒等很久,但人家不轉頭就是不轉頭,忍不住幫他(她)設計OS:「Papa …Mama,人家好想要喔!」

寫了這麼久,還在法蘭克福書展裡頭打轉,先前還說什麼那不過是工作,有什麼可寫的?這不禁讓我想到,「人物」,常常是攝影作品中最能夠打動人心的主題,而我,卻在尚未真正接觸與嘗試之前,就先預設立場認為自己離感動還有段距離,如今,隨著記憶的探索,漸漸的,挖掘出感動自己(或別人)的另一種方式,倒是始料未及的。不過,與較為擅長的文字相較之下,人物的攝影的確是我仍然缺乏能力(其實是害羞)去好好掌握的。我說過,背影才是我目前的主要人物攝影主題,如果在時機與運氣都配合的剛剛好時,我記住的是那背影的故事,就像上頭這張照片,以及我為它寫下的圖說。

由於我們是第一次參展,對於非事前聯絡過而在當場找上門來的各國人士,說真的,大體上來說我還蠻希望有機會與對方聊一聊,或至少知道對方的來歷,所以當同事最後在整理那個名片收集盒時,其實我還真的很想把她原本要丟掉的名片都撿回來,但最後只留下幾張我印象較深又剛好有重複的,z. B. (德文「例如」的縮寫,最近滿腦子A1檢定考的事,逮到機會要記得練習)來自賽普勒斯(Cyprus)第一位在我們的預約簿上留下資料的George。除了先前提過的第一對夫妻檔訪客,這位喬治先生當時以相當精準的動作幾乎就是直接問我們可不可以「預約」安排時間詳談,馬上在我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不禁讚嘆:「這才叫專業嘛,一點都不囉嗦!」雖然當時書展也才剛開始,踏進我們攤位的客人也沒幾位,可是他那副很清楚自己要找什麼、一分鐘都不想浪費的樣子讓人頗為難忘,撤攤之前,也依約來拿了幾本預定的樣書,彷彿就是走個標準流程,也正好讓我見識見識原來版權是這樣談的(註:更正,原來我只搶救到這唯一的一張名片,上頭還有喬治先生寫的Greek字樣,當時是用來跟我解說他們家所使用的語言

即使之前也聽過朋友及同事對於談版權這工作的簡單介紹,流程聽著聽著似乎也不算太陌生,但真遇上人家要坐下來談了,最好還是讓專業的來比較好!因為硬著頭皮跟對方談的時候,要嘛就一直聽對方介紹他們家的產品,要嘛就是一下沒辦法回答到對方想知道的問題,再不然就是得一邊充當臨時翻譯一邊還要和顏悅色的聽著可能老闆早就沒興趣談的內容。

第一種情形是如何發生的呢?是這樣子的,我們居然會遇上了自己登門拜訪的……該如何形容他們的身分才好?就是拿著自家或簡易或精美的目錄,來問說我們要不要買他們家版權的那種。負責「顧攤」的我們又哪兒也去不了,人家一進來客客氣氣的說「能否担誤您幾分鐘時間」之後我們還是微笑以對,甚至我還大方的回答了 "sure" ,人家當然就接著快速自我介紹起來,再進一步問說能否約個時間談談時,我又怎麼跟人家說 "NO" 呢?畢竟我們是來談版權交易,也就是說又不是只賣不買的情況下,要拒絕人家實在說不過去,反正先寫到同事準備的預約簿上再說。就因為我大剌剌的坐在正對走道的位置遇到正面進來的訪客們就很自然的對著我開始他們家的簡單介紹。回想起來,跟人家用英文閒聊是還算應付得來,沒什麼壓力,安排meeting時間也沒什麼太大問題,只不過,時間約是約了,但似乎在忙碌的巨大展場裡,要準時赴約變得沒有想像中的輕鬆容易?偏偏我經手登記下來的,時間就是卡的緊緊的,不是對方遲到,就是同事沒能及時從另一場meeting趕回來,不禁心裡暗罵自己:「又在那邊給人家亂約了!」

至於那個充當翻譯嘛,則是發生在連老闆也在場,又遇上了有直接登門拜訪的情形下,說穿了,就是主動出擊來「推銷」他們家的版權的。一開始當然對方先會說盡他們產品的優點,然後我就得開始重點翻譯給老闆聽,漸漸的,感覺出老闆沒啥興趣了,新手一枚的我,又還沒學會委婉拒絕的手段,只覺得「先生,您的自介未免也太冗長!」當時攤位還不算太冷清,我居然還能鎮定的坐在那邊一心多用,最後也不知說了些什麼就把談話給結束了,然後一樣和顏悦色的送客!

顧著說自己的臨機應變,本篇的「人物」在哪裡呢?除了喬治先生外,還有那會說中文的瑞士人。第一次來訪,他帶著他的manager一塊來,用簡單的中文自我介紹後,就說他有個通中文的同事,待會兒會過來跟他們會合(還是他們會過幾分鐘後再過來……真是糟糕,記憶已越來越不可靠了),之後多了一位黑髮黑眼的東方人,開始進行雙語對談,但是!我深深覺得那瑞士人其實是聽得懂所有的中文對話的,而且,我似乎也不需要多這一位翻譯,因為講到後來,真的都懶得講中文再多一次翻譯了,不只是因為一直要雙語切換很累的,瑞士人講的英文我也聽得懂,每次再翻譯一次時就讓我有種好像在「以分計價」的感覺。當然,他們如此有誠意還找了一位會說中文的人來,理當感到高興以及有種被尊重的感覺,只是不知道為什麼,當時就覺得講英文也講得很開心啊!(這件事要是被我弟知道了,一定又會罵我「崇洋媚外」了)

對了,還有還有,一位較年長的男士帶著看起來又像助理又像是在觀摩的年輕晚輩,一個很漂亮的女生,他們是真的要來了解一下我們家的書,所以也在我們攤位停留了好一會兒,印象中,交談的過程裡,漂亮女生幾乎沒說任何一句話,偶爾會與年長男士用他們家的語言講個幾句話,而且她很客氣的只用微笑婉拒了我們的花生糖依然沒開口,後來有機會和她小聊一下,其實她的英文不錯而且也沒什麼怪腔調,但讓我真正羨慕的是,在她的家鄉,小朋友並不需要在幼稚園連自己的母語都還講不清楚時就開始學英文,雖然他們法定上學的年紀跟我們差不多。看吧,閒聊多麼有趣呀!只是又再一次證實自己記國名的能力實在很差,只隱約知道他們來自東歐一帶,卻一直沒記得他們的國家叫什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llov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