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先來聽一下歌吧(學一下CAMI囉)!德文課第12課的第一首:

Ich hab noch einen Koffer in Berlin

不過,當然內容還是繼續我們的「人物篇」,這時候真想加個「副標題」,一來方便搜尋,二來也提醒到底自己的「進度」到哪裡!但又不喜歡把整個標題弄的落落長,當它們在側邊顯示時,實在不是很好看,雖然會自動斷行,外加網路閱讀好像沒有人會計較這個,但我還是不喜歡!我承認,有時候我真的很龜毛。所以只好先維持現狀不變,讓版面呈現是個自己看的舒服的樣子。

後記:12/10下午因工作進度停滯不前,決定放鬆自己一下,全面更新了所有「人物篇」的標題,但LinkWithin還是完全不為所動!


關於在德國遇到的台灣人,講完了媽媽們,來講講男士,不過由於在書展遇到的台灣爸爸只有一位,所以在這邊我也順便把其他男士們一起寫一寫囉。如果我的記憶沒有出錯,那位台灣爸爸來到我們攤位的時候,小小的空間裡感覺是有點擁擠的,或許是因為他的個頭兒在東方人裡頭顯得較為突出,或許是因為他的穿著打扮,又或許是因為他留了一般在台灣並不多見的及肩長髮,我似乎在他進到我們攤位的範圍之內以前就對這個身影有點印象,雖然他不如其他媽媽們的熱情與目標清楚,而是先在一旁靜靜的觀察,甚至是我們有人問了他是哪裡人,他才回答「我也是台灣人」,說話客客氣氣、溫溫和和的他,還真沒讓人感覺出他是個爸爸!爸爸這個身分還不如我對他是自己開業、做設計的來得印象深刻。因為想當年,我也對這個東西有點興趣,但無奈當時年紀小不懂得什麼叫做「投資」,沒有一頭給他撩下去,每每想到身邊認識學設計的人,或多或少與德國沾上點邊,有去過,也有正在德國唸書的,就會覺得,啊要是拿進修來當學德文的動力不就會更有衝勁?!唉,真是個沒有什麼用處的「想當年」。回到在書展巧遇的台灣爸爸,雖然他沒有為他兩(三)個月大的小孩買書,但我一聽到他說偶爾會幫雜誌寫寫東西時,當下要交換名片的舉動倒是讓自己有點吃驚!「什麼時候,我也變得如此社會化了?」但是拿出一本雜誌來送人家,我倒是百分之百誠心的,誠心希望等他小孩長大時,這位帥氣爸爸還記得有這麼一本來自台灣的雜誌啦!

以上畫了刪除線的部分是因為寫著寫著就覺得今晚夠累了,可以睡了,所以打算停筆先,留待改日再繼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llov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