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第一天,總是得歷經轉機再轉機,生理時鐘就是不斷隨著機上的餐點在調適;著陸後,開始過著應付「基本需求」的日子,這也是旅行讓自己放輕鬆的最好方式之一。不過呢,尚未順利入境之前,所有事都很難講,因為曾經遇上轉機處的海關整個通關大塞車而沒趕上班機,也曾經遇過機場大罷工,苦等行李許久只好在機場過夜,最後確認行李一去不回!誰知道面對英國海關的運氣又是如何?

果真,第一次在曼谷轉機,就遇到了第一件鳥事:心愛的髮簪被迫丟棄在海關的垃圾桶!只因一句 "too sharp, you know?"

話說在台灣離境時也被掃到,包包第一次被調出來檢查,經過解釋後,海關放行,想問他這類的東西會否被質疑,但他非常友善的回說:沒關係,我只是確認一下。我寧可他不要這麼友善啊!讓我乖乖的寄托運(有這個選項嗎?),也不會落得被丟棄的下場……

DSC_1380.jpg

在這裡,發現第二件鳥事:相機掛點!

電池有電、可以開機、鏡頭蓋是打開的,但無論是LCD還是觀景窗的畫面怎樣都是黑的一片!那種欲哭無淚的心情……啊!其實這好像也不是第一次碰上。是的,在義大利遇過相機充電器隨著托運行李一塊丟掉,當然撐不了幾天;有一年在德捷邊界,也是莫名其妙相機就罷了工;一次去花蓮,是相機外殼不知掉到哪裡去;還有台東小旅行那次,相機上那個外接閃光燈處的一個小小保護蓋(其實我也不知該如何稱呼它)也掉了……與這些情形相比,至少這次還有手機。只好告訴自己:這一次的旅行,不會有更糟糕的事了!雖然當下覺得很無助,一個人旅行的難處與缺點也在此表露無疑,但總不能讓這件鳥事毀了我旅行的心情啊!還好,我是到了曼谷才發現,不然這段轉機的時間會更加漫長!

DSC_1382.jpg

開啟第一段對話的早餐:Chocolate Crêpe,根本是甜點吧!

為什麼要吃甜的早餐??這大概是外食中讓我最難接受的一款,有得選的話,根本不會是我的首選,但是!又不是看不懂 menu 來著,何必冒這個險?其實一切來自一個不怎麼在意的誤會……

回想起來,那應該是轉機期間的第一頓正餐吧,但因為是第一次搭 ETIHAD AIRWAYS,注意力先是放在機上的電影,並沒有特別研究原來 munu 上列出的不同款主餐有哪些,當空服員問了 "the same?" 時(指的是和隔壁的大男生一樣),懶得再翻出 menu 的我,心想就隨便吧!所以,一個 OK 就換來了這個甜點當早餐了。當隔壁那個大男生問我這早餐味道如何時,我真的就回他說:這是甜點!雖然後來的談話內容完全跟甜點無關,但這小誤會絕對稱得上是旅途中美麗的驚喜之一。如果沒有認識這個大男生,我還會一直傻傻的以為瑞士人都講德語,眼前這名大男生就是來自法語區,學德語學了六年,還覺得無法與人對話;如果沒有認識這個大男生,我也沒有機會享受在航站接駁車上一起和一個外國人偷聽另一對外國人講德語的樂趣,結果我說只聽得懂 kaufen 這個字,猜測他們可能在聊買東西之類的事;如果沒有認識這個大男生,就不會在阿布達比海關檢查站跟著走那個排隊較短的隊伍(後來回程也比照辦理真的省了不少時間);如果沒有認識這個大男生,我也不知何時有機會用英文解釋台灣、香港與澳門對中國的關係,當下更體會到歷史有多麼重要,而政治當然是與生活密不可分。感謝這旅途中第一位認識的外國友人 Eric。

DSC_1388.jpg

阿布達比候機室窗外,ETIHAD貨車執行勤務中。

DSC_1391.jpg

▲最後一段航程:Abu Dhabi 往 Heathrow,終於!

阿布達比的候機室裡有wifi,在那裡和家人用Line報平安時,被問及機場是不是很豪華,也許是因為航站路線的關係,也許是因為和 Eric 聊天聊到忘我,也許是當時天才剛亮……還真的沒有特別感到奢華什麼的,外加時差還搞不大清楚,只想趕快到閘門口報到,然後就不想再移動了。但主要原因還是本人根本沒有逛免稅商店的習慣啦,什麼購物樂趣對我來說吸引力極低,機場、商店奢華又如何?只想快點抵達目的地比較要緊。不過,最後一段航程的班機真的有升等的感覺!讓我在回程時,深深感受到由奢入儉難的道理。 

DSC_1397.jpg

▲雖然靠窗的座位在長途飛行中挺不方便的,但這般景色又有多少機會看得到呢?

DSC_1400.jpg

▲此段飛行時間:7h 45m

近八小時的飛行時間,我已經忘記有沒有小睡一下了?因為發現了影集《Broadchurch》第二季(公視播過第一季,翻為《小鎮疑雲》)後就目不轉睛的一直看下去,一點也不覺得時間有那麼長。雖然沒有字幕,法庭上的戲與舊案的討論情節部分聽得有些吃力,但各個角色鮮明,讓人很容易跟著劇中人物一起揪心、憤怒、流淚……就算心想為何要這麼沉重?還是覺得好好看啊!就算 David Tennant 在劇中似乎沒像第一季那樣搶眼(是因為他劇中的 partner, Olivia Colman 整個搶戲搶很凶嗎?XD),也值得一看。不過我太晚發現機上娛樂有一堆影集,去程只足夠讓我看完前四集,這也讓我對回程中最長的一段飛行多了期待。

DSC_1406.jpg

▲倫敦地鐵抵達第一站:大站 Camden Town 隔壁的 Mornington Crescent 月台。是不是乾淨又明亮?!

在機場等過海關的隊伍排超長的!排到後來那種期待到達目的地的興奮都給磨掉了,估計至少前後花了一個小時,不過與海關對話倒是很順利,入境卡(機上)已填妥、回程機票備好,幾個基本問答過了之後就蓋了章,不過我倒是有聽到眼前這位年輕海關問她同事說「台灣……?」我猜是確定有免簽吧?!還好問完之後沒有再質疑些什麼。出關後去搭地鐵(往倫敦市中心最便宜的方式),想說買 Oyster Card 哪有什麼困難,但當時還真的沒什麼耐心再研究用機器買票了,直接找附近的雜貨店買,也奠定了英國人友善的第一印象,因為店員聽成我要加值50鎊,急忙跟我說那太多了!事後證明十幾和幾十常常會聽錯……

至於那個 Oyster Card 的花費,我在倫敦前後待五天,含機場來回,共計押金5鎊,加值15鎊,後來途中又加了10鎊,最後退了8.35鎊。如果早一點熟悉公車路線會更省!另外切記,想要退錢的話,一開始要用現金購買。

DSC_1411.jpg

▲▼住宿附近一個大型市集。基本上我覺得這是個很適合年輕人逛的地方,不過人家的市集大部分都是下午五點結束,當天到達時已經都五點多了,零零散散有幾家還開著,但氣氛真的差很多,感覺就是要認真逛也不是,只好完全來個走馬看花的模式,當做是晚餐前打發時間來著,哈!

DSC_1413.jpg

DSC_1424.jpg

▲不知道在排什麼隊?後來觀察了一下,應該是排隊進Pub!

DSC_1426.jpg

▲錯估它實力的前菜:炸羊乳酪(Feta)

DSC_1428.jpg

▲主菜:燉羊肩。麵包好吃,加了乳酪的沙拉也會把肚子填飽了一半。雖然它有著滿滿卻又陌生的香料味,但一點也不會覺得有過重的味覺負擔。只是,非常罪惡的沒吃完它!因為這份量根本是兩個人可以 share 的,於是自此之後,我也不敢過於衝動就一個人走進這種正式餐廳了。

英國的第一頓晚餐,竟然是希臘菜!讓人無法忽視的移民飲食文化。也許正因如此,現在的英國食物會難吃到哪裡去?畢竟,一個國際大城市,總是多了很多種選擇,往好處想,文化交流就是這樣發生的,因為飲食是最貼近生活的元素,也是我們不可或缺的基本需求之一;但悲觀一點的話(嚴肅),要尋找真正的傳統,相形之下就需要花更大的心力了。比如說:讓至今我念念不忘的 Jellied eels!

DSC_1429.jpg

又是一個美好的驚喜,雖然當時氣溫驟降到有點受不了,卻讓人在異鄉第一晚的不經意散步後,溫暖了身子。

還好我厚著臉皮硬是要等位,並跟 waiter 說「可是外頭好冷」,因為他第一時間是跟我說目前沒有空位(明明有一桌四人位),可能要稍晚一些。後來看到老闆示意幫我喬出一張桌子來,才有機會享受大餐!而且不時來關心我 "everything OK?" 

依照我愛觀察的習慣,來此餐廰的客人(通常是結伴至少兩人以上),都會有人用非英語向 waiter 點餐,有人就跟老闆直接聊起天來,因此推測他們家的希臘料理應該頗為道地,更不用說 menu 直接就用希臘文由為主文,配合簡單的英文說明。有機會,與三五朋友來這樣的店,絕對可以享受更貼近真實的飲食文化。

以一個對於住宿附近沒有太多研究,而且完全不照原計畫走行程的人來說,能夠如此幸運享用大餐,第一天的閒晃算是滿意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llov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